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正文>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申报公告

2017年01月12日 11:11点击数:

经广泛征集讨论、中心学术委员会批准,现予发布《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课题指南》,并就有关项目申报事项公告如下:

一、指导思想

申报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按照四川省社科联、省教育厅制定或传达的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社科基地建设等文件的要求,整合社科研究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重,保护和利用区域文化资源,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科研体制和机制创新,推动社科研究和队伍建设,服务高校学科建设,推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高文化软实力。

二、申报条件

中心立项的项目统称为“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级别为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研究项目。

项目研究应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注重原始文献、社会调查,力求在理论、方法、观点等方面有创新和突破,拒绝低水平、重复性研究,杜绝学术不端。基础研究必须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的学术思想价值,注重成果的应用转化;应用研究必须具有现实性、针对性、时效性和较强的决策参考价值,并以一定的基础性研究为支撑。

各高校及科研单位、相关企事业单位都可以申报本中心项目;项目负责人原则上应具备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凡承担省社科联和省教育厅社科项目尚未结题者,不得作为项目负责人申报。

欢迎博士生以契合中心研究方向的毕业论文选题申报中心项目,优秀硕士生在同等条件下需导师亲笔签名推荐且导师作为第二负责人(第一推荐人)申报;欢迎以博士、硕士等作为课题组主要成员申报中心项目。

三、申报类别、立项经费、经费拨付与申报指南

申报类别为三类:基础研究、对策应用研究、科普研究。每类下均可申报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重大项目,立项经费2万元;重点项目,立项经费1万元;一般项目,立项经费0.5万元。项目经费分立项、结题两次拨付,分别拨付总经费的1/2

申报指南旨在大致确定本年度研究的范围和方向,为申报者提供研究参考。申请人可围绕指南并结合自身专长和研究基础,自行设计具体题目;课题名称的表述应科学、严谨、规范、简明,一般不加副标题,没有明确的研究对象和问题指向的申请不予受理和立项。

四、申报办法及时间

2017年度项目受理申报时间从即日起至2017年5月1日截止(以邮戳为准),申报单位必须于截止日期前将审查合格的申请书(每项1式3份)、课题设计论证活页(1式10份)以及电子文档报送本中心,逾期不再受理。项目申报需要的各种材料,请从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网站下载(http://wrccs.cwnu.edu.cn/)。

五、成果验收与结题要求

(一)结题要求

1.基础研究:重大项目,须专著或至少2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及1篇普通省级刊物论文结题;重点项目,须至少1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和1篇普通省级刊物论文或专著结题;一般项目,须至少3篇省级期刊论文或1篇CSSCI来源期刊论文结题。

2.对策应用研究:以调研报告、资料数据库结题,调研报告须有县级(含县级)以上单位(领导)批示(签章),资料数据库须领导批示或实际应用证明并验收合格。

3.科普研究:以科普著作结题。

4.特别说明:(1中心同意以书稿、论文稿、研究报告稿申请结题,由中心组织专家鉴定,确认是否通过。申请结题时需提交论文稿及电子文档,中心有权在保障作者著作权的前提下使用该成果。2中心创办有《区域文化研究》年度辑刊,并在《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设置有专栏,欢迎积极投稿,发表成果按普通省级公开刊物论文对待。

(二)成果验收

成果验收以项目申报书和立项公告所示结题要求为准。所有公开发表成果(包括调研报告和资料数据库),须在显著位置标注“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项目,项目编号××××”。结题时需向中心提交成果原件(复印件)或资料数据库印制件及电子版、成果简介电子版,并填报《区域文化研究中心科研项目鉴定结项审批书》。

六、区域文化研究中心联系方式

地址:四川省南充市师大路1号,西华师范大学区域文化研究中心;邮政编码:673009;联系人:范双双;电话:13540937708; 0817-2568643;E-mail:xbqywhyj@163.com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2017年度课题指南

一、区域文献整理与研究

(一)区域档案整理与研究

1.地方衙门各房组织运作研究

2.衙门文书制度研究

3.档案中的基层事务官研究

4.区域档案中的地方建设

5.区域档案调查与搜集报告(地方合作)

6.区域档案与地方文化遗迹(地方合作)

7.区域档案中的乡约民规

8.区域档案与地方建设研究

9.区域档案与地方宗族研究

10.区域档案与士绅社会研究

11.红色档案与党的群众路线

12.红色档案与党的法治建设

13.红色档案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

14.行署与建国初的改革建设

15.行署时期的文化建设

16.川陕苏区红色文献调查(地方合作)

17.文学视野下的区域档案研究

(二)区域稀缺文献整理与研究

1.域外蜀学汉籍整理与研究

2.蜀中别集整理与研究

3.蜀中碑刻文献整理与研究

4.蜀道金石文献整理与研究

5.巴蜀地方总集研究

6.地方文献搜集与整理(地方合作)

7.地方史志文献整理(地方合作)

8.姚华全集笺注(国学院、四川省古代文学特色文献研究团队合作)

9.国学教材编纂(国学院合作)

二、三国文化研究

1.三国文学研究

2.三国文献评注研究

3.三国史论研究

4.三国区域文化建设研究

5.三国文化古迹的历史考察

6.《三国志》的改写与补编

7.魏、蜀、吴文化交流研究

8.清代张鹏翮的三国情结

9.三国文献考论

三、嘉陵江流域文化研究

(一)嘉陵江流域古城寨堡调查研究

1.嘉陵江流域古城兴废史

2.嘉陵江流域寨堡关隘调查研究

3.古城寨堡兴废与历史变迁研究

4.嘉陵江流域古城迁建的历史考察

5.嘉陵江流域城、寨联动研究

6.川渝古城寨调查研究(地方合作)

7.古城寨堡的开发与利用(地方合作)

8.川北古镇文化研究(地方合作)

9.嘉陵江古城寨堡碑刻记文研究

(二)嘉陵江流域宗教民俗文化研究

1.嘉陵江流域寺庙、道观遗迹调查研究

2.嘉陵江流域金石题刻研究

3.广元——阆中段蜀道调查研究

4.嘉陵江主题诗词歌咏研究

5.嘉陵江治理史

6.巴歌渝舞及其历史演变

7.“清初省会”保宁府的历史贡献

8.渠江流域巴文化研究

9.嘉陵江流域城镇与地方民风研究

10.金牛道遗迹调查研究(地方合作)

11.米仓道遗迹调查研究(地方合作)

12.荔枝道遗迹调查研究(地方合作)

(三)丝绸文化研究

1.晚清民国蚕桑丝绸学校研究

2.晚清民国时期的丝绸实业研究

3.蚕桑丝绸典籍的整理与研究

4.《耕织图》的文化价值及其在劝桑劝蚕中的作用

5.四川对丝绸之路的贡献

6.蚕桑丝绸史料的整理与研究(地方合作)

7.南充丝绸产业史研究(地方合作)

8.南充绸都建设的对策性研究(地方合作)

9.蚕桑丝绸主题文学作品研究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区域文化研究中心

二○一六年十二月二十日

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贵州师范大学花溪校区    电话:0851-83227127    邮编:550001

Copyright © 2025 贵州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处

分辨率建议:宽度1440像素及以上,1920*1080最佳